原来斗湖50年前就有夜市了!

1960年代,超级市场和霸级市场尚未在斗湖出现!每逢佳节前夕,斗湖人都会来车士打街(Chester Street)“走夜市,办年货”!

年二十九晚,沈安车房(注:当时往来新安路和市区的巴士公司)巴士刚刚抵达车士打街旁的车站。满车的乘客一个一个从车后下车,涌入市区。车站还停着其他车房的巴士,不同车房的“企车尾”(巴士检票员)们正拉开嗓门,呼唤经过的路人上巴士。

60年代的巴士,站在车后的是检票员,俗称“企车尾”(客家话)

入夜,车士打街依然灯火通明,人潮汹涌,好比一座不夜城!万荣盛永顺丰广彰三家并排而立的杂货店店主及一些远从山芭来的人们也将一萝一萝的年货用品摆在马路上摆卖!前一条街的耀华耀华对面的裕丰同样人山人海!

60年代沈华成(美记)
2019年的沈华成(美记) (感谢 Lawrence Tsen 诚意呈献)

跨过一家杂货店门槛,店内尽是一大麻袋一大麻袋的白米、 一孖孖 (“一对对”之义)高高悬著的腊润肠、一罐罐尚浸泡于油內的腊鸭,还有一箱箱刚从香港运抵的黃芽白和包菜等。

经历过1953年大火后,重建的斗湖市区

突然,一声“借过!借过!”,原来是店内伙计在我身边快步穿過,不断将店外堆积如山的木箱子搬进來。他們身上的白背心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汗迹,显然工作了一整天还没放工,但他的脚步依然相当轻快!

其实他们这时候每一晚都会将刚运抵的货物开箱检查一遍,将所有烂了的小白菜、芥兰等挑出來,一直到凌晨两点方才完工!

老斗湖Chester Steeet面貌

而那站在柜台旁的一位伙计正忙着按照顾客的年货单整理所需物品,如干菇、腊肠、蠔豉 、腊鸭尾等。

再往內走,一位師傅正手握毛笔,神态优雅地在一张紅纸上写对联。对面一位約莫七八岁的小孩眼睛直直地注视師傅所写的大字,双手随着師傅的大笔小心翼翼地將紅紙拉下來,方便師傅书写。

一阵清脆“滴答滴答”声传来,原來老板正在不远处的柜台打着算盘,算算今天赚了多少钱!

这就是50年前斗湖新春夜市的一大景观!

斗湖中华商会50年前老照片
2019年的斗湖中华商会 (感谢Lawrence Tsen诚意呈献)

转眼50年过去,来到2019年,庆幸的是我们斗湖人依然保留了新春夜市的一大传统,让斗湖人可以在新年前夕体验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

1月31日到2月3日的One Arena新春夜市,等你一起来过个好年!